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

淺談未來


或許唏噓多了,我們反而忘記了如何在這多變的時代中自處。

 

前幾天吃晚飯的時候,跟媽討論了一下未來的「夢想工作」。假如我有能力成為專業人士,自僱方式有彈性的工作時間,不用經常坐辦公室,而是在家中工作,那還不錯。風趣的她補充:還要到麥記當散工作掩飾,那就可以申請公屋,不用做「房奴」。噢!可能麥記的清潔大嬸是老闆娘,沖咖啡的是前行政總裁。誰知道原來住辦公室的經理為了那個屋簷而天天吃麪包……接下來是一串笑聲。「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談中」,雖然話說得輕鬆,最沈重的卻是這些話題。

 

對於未來的事,我們這一代還未籌算,上一代的人已經苦口婆心的告訴我們事實。

 

我的朋友剛十八歲,父母親就提醒他申請公屋,而身邊愈來愈多朋友這樣做。他們的未來似乎已經可以預計,沒本事賺錢的就一輩子住公屋,而想住公屋、再買私人樓宇的,就真的要有本事才能下注。這可悲的事實,是何時植根在這一代的心中?我不曉得。席間有人說買樓房的要想清楚,香港回歸中國之後,你的房子也許就不再是你的,或者要繳付重稅……

 

另外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打算送兒子到外國讀書,我猶記得當他說起香港教育時,那緊鎖的眉頭、失望的眼神、一句刺痛的說話:「你認為香港的教育制度還能改變嗎?」我隨即被擊倒,一個讀香港中學文憑試課程的學生被問及這問題時,總是帶點黯然。自問這教育制度真的有瑕疵,一些仿傚外國的校本評核不實際,考試導向的高中課程令人紛紛轉投補習社,學校教化個人品格的作用漸漸被淡化,我不能掩飾對此制度的失望,但轉變還真的不能嗎?

 

對的,我們這時代已經不是你們的時代。香港最耀煌的時代,是否已經過了?現在是緬懷的時代嗎?這只是等待回歸的時代?

 

這時代滿載了對社會制度的不滿,而這不滿未至於顛覆。我們沒有緣經歷一次時代的刷新,由分裂的國家重新統一,由執政反對派政權互相輪替,沒有動盪不安,只有繁榮穩定,這一向是我們所追求的,得到了,卻失卻了一份求變的熱心和冀盼,反而唏噓多的是。我們是否對國家社會的繁榮穩定已經習慣了?還是已經對這地絕望而不再相信可以改變?

 

若然面對買樓、讀書這些問題時,處身於這繁華都市的香港青年人都不有所瞻望,而只慨嘆失落,那在陷於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地區的學生該什麼辦?住在中國農村的朋友最近的一篇「我為什麼讀書」一語中的:「是,我們不得不承認農村的生活水平趕不上城市……農村的娃兒們更沒有城市裏的孩子那樣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環境……父輩們的生活已經夠辛苦了,不管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,為什麼他們的孩子還在走他們的老路?即使是農民,可不可以生活得高貴點,有質量一些!」她說的是個人爭取教育機會的基本意識,而我們在香港既然得到了基本的權利和條件,更應該有一份前瞻,相信以自己能力可以爭取更多改變的機會吧!

 

每個時代總有嘆息,時勢所迫而令每個人總想為自己爭取生活的保障,不論是以申請公屋或是移民的方式去爭取,但是在選擇前後,請加上對這個社會前途的分,因為每個時代的變遷總得有人推動,而唏噓成就不了幸福和未來的光景。